生态文明协同发展,川渝“朋友圈”互动频繁!
4月初,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通过视频会议达成共识,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新机制,共同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
连日来,两地生态环境部门积极行动,纷纷加紧对接并规划重大项目,建立生态环境联席工作机制,在大气污染防治、跨境河流污染治理、跨区域联合执法等方面开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让我们来看看,最近的川渝“朋友圈”都在聊些啥?
1
1
1
城口、达州达成“共治、共建、共享”机制
在不久前召开的万达开川渝统筹生态文明协同发展会议上,城口县与四川省达州市在生态文明协同发展上达成了“共治、共建、共享”合作机制,到2025年,联防联控、联合执法、信息互通机制和跨界河道、城市边界污染综合治理初步形成;到2030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和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全面形成。
会上,城口县生态环境局与参会的生态环境部门就十项联动机制的建立达成了共识,共同签署了协议 。“不仅密切了城口县与四川省达州市的沟通联系,还有效促进了万达开区域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合作的各项工作落实。”城口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动落实会议确定的有关合作事项,确保万达开区域生态文明协同发展卓有实效。”
1
2
1
北碚、绵阳签署生态环境保护
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日前,重庆市北碚区生态环境局与四川省绵阳市生态环境局签署了《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的同时,将实现科研成果、企业信用、宣教资源等信息互通共享,在环境保护产业领域内投融资、市场拓展、技术支持和应用等多个层面进行合作,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共享、信息互认机制,探索两地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共享互认,强化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区域联动。
此外,两地还将建立人才交流机制,建立两地共用的生态环境专家库平台,建立人才培训交流和教育机制,推动业务骨干(项目)交流合作,共享人才资源。
1
3
1
垫江、邻水加强环境应急联动
共护川渝生态屏障
为唱好“双城记”,进一步完善垫江与相邻区县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垫江县近期将与四川大竹县签订《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据了解,截至目前,垫江县已与除四川大竹县以外的6个相邻区县均建立联动合作机制,与四川大竹县签署合作协议后,将实现周边区县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全覆盖。
“我县与邻水县仅一山之隔,明月山滥砍乱伐生态破坏问题时有发生,合力加强明月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打击生态破坏问题,是两地的共同愿望。”垫江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道,“之前,两地环保部门签订了《环境应急联动合作协议》,建立了信息通报预警、突发事件联处等合作机制,联合排查污染源1次,环保合作交流2次,调处跨界环境污染纠纷1件,明月山保护已初见成效。”
1
4
1
遂宁、潼南互通互联,
推进规划环评精准对接
奔流不息的涪江,一头连着四川省遂宁市,一头连着重庆市潼南区。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山水相连的遂宁与潼南开始携手共进,强化“一盘棋”思想。积极落实《关于推动遂潼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协议》。实践中,两地已开始推进规划环评的精准对接工作,共同落实双江电航工程等项目环评审批,从而促进产业转移和对接工作,推动、形成高层次的经济廊道。
围绕涪江、琼江两大过境河流的环境治理,两地推出交叉巡河、联合执法等机制,实时共享光辉(大安)、玉溪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数据信息,以形成流域联合监管工作合力;建立起污染防治工作定期会商机制,提出共同组建臭氧研究中心设想,协同开展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等十大类污染的综合治理;建立涪江、琼江上下游污染联治机制,以形成两地联防联控的良好态势。
“我们还依托环境应急资源管理平台,互通渠道,畅通信息,着手构建应急救援队伍,全面完善环境应急管理联合检查、风险评估联合会商体系。”潼南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我们已通过平台交换环境应急信息达100余次。”
1
5
1
主动对接,携手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4月初的一个下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王勤接待了四川省广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何斌一行,为广安在规划编制、工作机制、项目争取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重庆将大力支持广安生态文明建设,帮助广安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派出力量指导广安“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王勤表示,“支持将广安生态环境建设的更多内容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和重庆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当中。”
同时,重庆毗邻区县与广安将建立生态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交流沟通;健全联合监测执法和预警机制,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演练,协同应对和处置跨境突发环境事件,共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促成嘉陵江、渠江等重点流域开展跨省市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探索建立跨省市生态综合补偿机制。
此外,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还将积极协调重庆高校、科研机构帮助广安市开展科学研究,并倡导两地联合开展生态环境业务培训,通过互学互鉴共同推进区域污染防治工作。
来源:中国环境